近年来,我国持续推进教育改革,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,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考试中,很多所谓的“改革”和“创新”,却让人们感到非常的困惑。
这不,日前有位家长就遇到了一件糟心事。她辅导上小学的儿子做数学作业,其中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:奶奶有60元钱,去超市买了10元水果,收银员应该找奶奶多少钱?
儿子根据老师教的加减法知识,作答“60-10=50(元)”,她检查后也觉得没有问题,于是就让孩子交上去了。
结果呢,数学老师不仅在作答处打了大大的“×”和“?”号,还在下方重笔写道“请认真思考再做!”
孩子拿回作业本后很不开心,放学回家后大哭一场,怪她没好好看清楚。
她看了后也是很疑惑,数学题难道不是应该这样做的吗?于是联系老师问个究竟,结果人家的回答是:我国没有面值60元的人民币,只有1元、5元、10元、20元、50元等面值,所以“60-10=50(元)”的答案是不正确的。
对于老师的解释,她表示无法接受,因为小学数学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,不是做脑筋急转弯,也没有到学假设分类的阶段,她会告诉孩子说这样做是对的,并要求老师不要因此批评自己的孩子。
应该说,这位家长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。抛开学生有没有学过相关数学知识不说,假如这道题真的如老师所说,是一道开放题,会有哪些结果呢?
- 如果60元是12个5元,给收银员2个5元,不用找钱。
- 如果60元是6个10元,给收银员1个10元,不用找钱。
- 如果60元是3个20元,给收银员1个20元,找10元钱。
- 如果60元是1个10元1个50元,给收银员1个10元,不用找钱。
……
这仅仅是使用纸币支付的情况,还有很多种支付可能,比如现在都使用手机支付了,收银员只需扫一扫就行,根本不用找钱……其他的情况就一一枚举了。
说实话,近年来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还真不少。
当大家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、按照正常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式来辅导孩子进行解答,换来的往往是老师用红笔批写的大大的“×”和警示语言,以及孩子的不满和委屈的痛哭。
问哪里错了,老师的回答往往就是开放式题目,旨在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可在实际生活中,有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会提出这样奇葩的数学问题?都是有什么事情就让解决什么问题。
这样的问题,难道不是更应该出现在脑筋急转弯的题库里吗?
数学是一个极其严谨的学科,无论是数学知识本身,还是数学题目以及解题的方法、步骤等,都要十分准确、严谨。这种“脑筋急转弯”、“文字游戏”式的“创新题”,不仅脱离了数学教学和实际运用的本意,也容易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造成干扰,甚至透支掉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,结果只会适得其反。
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引起重视,不要为了“创新”而创新、为了“改革”而改革,按照数学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,出正常的练习题和试题。同时整治数学教辅市场,别让各种奇葩题目再膈应人了。
而作为家长,也应该学会应对,当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时,引导他们不要太在乎当下的对错、分数和成绩,让孩子不要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这些奇葩题目上面,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,把真正的数学知识学会了,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能力,到了初中、高中后,肯定越学越好。
对于此事,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留言评论。
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,配资查询,长沙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